第121章 驱除日寇,重拾旧山河-《民国:一元秒杀平推二战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纵观张少帅的前半生。

    其最大的错误便是杀了杨宇霆。

    你老爹张雨亭看见杨宇霆一枪不放,丢了一个省,你老爹都舍不得打骂半句,依旧笑脸相迎。

    杨宇霆身为长辈,人家觉得你能力不行,稍微说你两句,望你反躬自省,你转头就将人家杀掉。

    实话实说,这真的合理吗?

    没杨宇霆之前,你老爹不过是个聪明圆滑手段多样的绿林好汉,政治眼光、经济见识、军事能力、外交手腕均处于草莽阶段,依靠精明强干支撑东北军。

    那时的张雨亭既无战略规划,又无发展计划,只能凭借江湖道义收买人心,巩固地位坐稳头把交椅。

    是杨宇霆给东北军带来了巨变,不然你以为你老爹真有那么大度的肚量?丢了一个省屁事没有?

    在军事上,杨宇霆推动东北军改革,建立新式陆军,发展海军与空军,形成海陆空体系化军队。

    后面杨宇霆又督办奉天兵工厂,自主制造武器,列装部队,使奉天兵工厂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兵工厂。

    当时的东北因铁路被日俄控制,杨宇霆出台计划,修建战备公路,保证军事力量投送,卓有远见。

    在经济民生方面,杨宇霆向张雨亭提出建议。

    东北需抑制土地兼并,缓和乡村矛盾。

    杨宇霆制定田赋制度,鼓励开放,大力发展农业,那时的东北是全国乡村矛盾最为缓和的地区。

    东北王张雨亭能够崛起,全靠杨宇霆1918年的神来之笔,暗中联合皖系谋士‌徐树铮,成功夺走直系军阀从日本买来的4000万武器弹药。

    这批武器是张雨亭崛起的关键,有了这批价值4000万的军火,张雨亭扩编军队,直接在三个师的基础上新增7个混成旅,兵力从数万人增至20余万。

    这批军火助力张雨亭一统东北三省,奠定东北王地位,使‌奉系与直系、皖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
    在外交战略方面。

    杨宇霆充分利用日俄矛盾,军阀矛盾,掌控外交平衡,为东北军不断拓宽生存空间,持续壮大。

    关内军阀混战之时,杨宇霆出谋献策,东北军需立足东北,发展东北,先行立于不败之地,然后再静待时机,挥师入关,逐鹿中原,谋求定鼎天下。

    昔年东北易帜之时,杨宇霆强烈反对,认为蒋委员长不可信,张小六被人家给忽悠了。

    张小六被忽悠只是其次,核心问题是易帜后东北军与日寇的矛盾将无法调和,会面临生死存亡问题,一旦发生冲突,蒋委员长不可能帮助东北。
    第(1/3)页